“员工拿完户口就走人”“落户后离职被公司索赔”,近年来,诸如此类的事件不断发生。拿户口招来的“高端人才”不守信,怎么办?一时间成为热议话题。从法律层面看,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“落户违约金”的约定,原则上是无效的。但“拿完户口就走人”确实给企业带来了一定损失,在具体案例中,法院以违背诚信原则给予员工相应惩戒。可见,求职者“落户就离职”,并非没有任何失信成本,也可能对再就业产生消极影响。而从引才的角度看,在一些城市的求职市场中,落户、补贴等确实是求职者考量的优先选项,也是企业和城市吸引人才的竞争力。可长远看,户口等因素往往只是吸引人才驻足的第一步,不是“绑”住人才的全部。对企业和地方来说,给人才提供合适的成长空间和发展环境,从各个方面提升人才的归属感,才能真正留得住人、“拴”得住心。与此同时,户籍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,求解附着在户口上的利益方程,是地方政府不可避免的治理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