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房产 >

南京都市圈对苏皖两省的深层意义何在?

从目前的的情况来看,合肥GDP过万亿这件事情,南京要比芜湖、滁州、马鞍山与宣城甚至是蚌埠更加乐见其成。南京最想要合作的并不是周边的卫星城,而是合肥。或者说,皖南地区并不是南京未来想要花大力气开发腹地的对象,因为规模远远不够,增量实在不足。

为什么合肥与南京才是最好的搭档?强者之间的合作才是最有效率的。第一,对于南京来说,合肥成为互动的伙伴比成为竞争者更能为南京创造价值;这种价值来源于产业互补、市场互补、以及超大规模要素流动体系的形成。第二,合肥是承载皖北大量人口流入和长三角进入华中地区的新兴枢纽,交通通达与人口承载是合肥未来成长的重要筹码。南京最需要什么?它需要合肥帮助他成为江淮地区的核心。同时,这对合肥也绝不是坏事情。当然,这些观点的理解需要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下,我们需要以国土空间的大尺度视野看待这一跨省区域的价值。如果过分强调省际竞争,那什么论点都不用说了。

与其说苏皖共建南京都市圈,倒不如说最终的目的是合肥-南京共建真正的“江淮都市圈”。安徽省曾经在2015年左右提出过“合宁都市圈”的设想,江苏省委与南京市也提出过“宁合都市圈”的意见,但都被相关专家否决,否决的理由非常简单,就是存在行政壁垒。专家的说法是一回事,政府的意愿又是另一回事。在实际状况中,合肥-南京都市圈的流动体系已经形成。

“南京-合肥”都市圈在国土空间中既符合规律,也符合诉求。

苏皖尽管存在着鸿沟一样的发展差距,但是地理区位上的互相依存关系是事实存在的。如果将两座城市构建为同一体系,这种“双核结构”是相对均衡的,而不是传统“双核结构”只在功能上存在互补,南京与合肥的互补是全方位的。合宁双城周边的芜湖、蚌埠、马鞍山、滁州、宣城、扬州、淮安以及淮南和六安,这一区域与上海大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都保持了一定的距离,也不会受到长江中游地区的影响,空间相对独立,体系建设不会受到外力干预,同时,内部空间溢出动力十分充足。合肥距离特大城市只差5年时间,南京短期内也不会成为超大城市,两座特大城市共同带动江淮腹地既满足长三角一体化的基本要求,也同时满足三种诉求,强化南京的区域地位,加快合肥区域发展溢出,改善皖北和皖西地区的发展状况。

国家发改委这一批复的意义不是现在,而是未来。南京都市圈是“南京-合肥”都市圈的雏形,江淮地区需要这样一种形态的区域互动结构,这种跨省都市圈的建设并没有现成的模板,它本身就需要破除大量的利益边界,而苏皖共建南京都市圈是个良好的开始,至少,苏皖双方都是抱着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。

关键词: 南京 都市 苏皖 深层
最新动态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