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现如今的小城市,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年不如一年,尽管当地也在不断的建设和发展。但是跟南方城市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,并且这种差距在不断的发展,因为对于小城市来说发展始终是受限的。
因为产业资源不到位,基本上在小城市除了公务员和医生、教师没有更好的职业了,企业除了国企以外没有其他好的企业。说实话回到老家之后,选择非常的不多,除了考公务员还是考公务员。
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,才导致人口不断地外流。
一.人口外流有解决办法吗?
首先这个问题说实话没有特别好的办法,现在虽然有很多的政策和项目在扶持当地经济发展,但是这只是阶段性的改良。并不能够长远的解决一个城市的发展问题,很多的城市受困于地理因素,一直发展不起来或者发展很慢。
还有就是大城市的资源过度集中,而且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马太效应,强者愈强的效应已经难以撼动。再加上交通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,现在中国大部分的GDP都是由南方一些城市贡献的,未来这种比例会越来越高。
人都是趋利避害的,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优质资源集中在南方,所以说许多的年轻人都非常的向往南方。这些城市始终都是有人口不断的流入,正是因为有人口不断的流入,这些城市始终都散发出活力。
人口涌入自然就带高了房价,优质的资源谁都想要得到,这才形成了激烈的竞争。而反观小城市死气沉沉的样子,即便是有发展和这些发达城市差距只会越来越大。
没有优质的资源才是人口外流的主要原因,但是小城市想要得到大城市资源又基本不可能,所以说小城市人口外流的问题,短时间内没有办法解决。
而且更残酷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这个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。
二.年轻人该怎么办?
通过高考考出去的年轻人都应该到大城市去闯一闯,有些人总是在说房价太高,但是在大城市机会总归是要比小城市多。你不去试怎么能够知道自己不行呢?
去大城市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发展,也是为了锻炼锻炼自己,有些孩子在小城市过得非常的安逸,没有体会过真正意义上奋斗者的生活。甚至有些人觉得公务员不好,让他们接收一下社会的毒打,自己就什么都明白了。
自己身边从外边回来的,无一例外都是选择考试,曾经不屑一顾的公务员到最后却是“真香”打脸。有些事情不经历是不会明白的,到外边吃点苦受点罪未必是坏事。
在接受过资本家的压榨剥削之后,再加上感受到被裁员的压力,就能够理解父母为什么苦口婆心想要劝他考公务员了。出去磨砺一下远比父母苍白的说教要有用得多,现实的残酷会磨平年轻人的棱角的。
当然如果在外边感觉到混不下去了,就要及时的回来准备考试,混不下去就回来这并不丢人。毕竟能够在外面混得不错的,甚至能够在外面定居的,只是少数的人。
有些人在一线城市待了十几年照样也买不起房子,怕就怕混到三十多岁回来之后,手里啥都没有。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糟糕。
而且现在大城市的房价越来越贵,已经高到离谱的程度了,哪怕未来工资会涨估计也是买不起。现在的时代早不是能够轻松留在一线城市的时代,以前2000年初的时候考到北京基本上只要工作个一三四年都能够凑个首付,但是现在不行了。
对于在一线城市如果家庭条件尚可,并且能够拼尽全力留下,那就一定要留下。但是如果自身条件一般,也没有碰到什么比较好的机遇,还是要及早做好打算。
三.小城市也大有作为是鬼话
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说小城市也是大有作为的,当然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,但是这里的“大有作为”是要打引号的。小城市关系错综复杂,凭什么你会觉得这种好事会落在你的头上?
小城市说白了还是熟人社会,并没有受到过很好的商业氛围的熏陶,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关系。这一点大城市就要好很多,尤其是在办理一些公共事务的是时候,两者呈现出的风格和效率完全不同。
小城市即便是有发展机会,也是被关系户承包了,绝对轮不到你一个小老百姓。小城市各方面的资源和条件都非常差,整体的这个平台就没有什么好资源,想要发展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可能性的。
平台会决定一个人的发展速度,在大城市虽然辛苦一些,可也有机会向前迈一大步。千万不要被一些知识分子被迷惑,如果真的小城市大有作为,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还要到大城市?人口流入及流出不就已经说明了问题,想要发展机会还是得到大城市里来。
说了这么多建议想要去大城市发展的人要有两手准备,如果在大城市发展的势头比较的好,那么就打定主意提前买房定居。但是如果自己发展的不是太好,就不要赌自己的青春了,赌到三十岁回去发现啥也没有。
做好两手准备,可以最大程度的让你的人生少走弯路,普通人的人生没有那么多的逆袭。不走弯路就已经要比很多人走得快了,很多的时候失败的代价是自己承受不起的,所以做两手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本文完,喜欢就点点关注吧。